小麥種子中是否會產生C4光合作用,一直以來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最近,關于“Does C4 Photosynthesis Occur in Wheat Seeds?”的文章發表于《Plant Physiology》上,在已有研究數據的基礎上,針對這一問題,文章以書信的方式討論并發表了意見。
Figure 1. Schematic of a wheat seed with the outer layers detailed. The magnification of the pericarp shows the epidermis, cross cells (photosynthetic), and tube cells (photosynthetic) surrounding the endosperm with the outer (aleurone) layer depicted.
Robert, Parimalan 和 Agnelo提出,小麥種子中產生C4光合作用的新證據。遭到了相關研究學者的質疑,根據這一爭議作者以書信的形式向Florian 和 Graham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Florian 和 Graham提出,通過基因表達分析,你們提供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新問題——小麥谷粒如何最大化其碳排放量。為了把這變成C4光合作用的確鑿證據,它需要通過實驗來明確地通過潛在的C4途徑確定碳通量的大小??赡苡兄诹炕@種通量的實驗,包括徹底的標記研究以及體內生理測量,如CO2補償點對O2濃度的響應。酶活性的詳細量化,特別是它們的位置將大大增加實驗證據的可靠性。我們鼓勵大家以科學嚴謹的態度來尋找證據。
一項新的研究成果的發現,注定會經歷或大或小的爭議與質疑,但也唯有經得起推敲,才對得起“科研”二字,這也正是科研學者崇尚的精神。
來源:
Plant Physiology. Augest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