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記輔助育種、轉基因和基因編輯等分子植物育種技術已成為國際跨國種業公司與常規育種緊密結合、不可分割的育種手段。中國種業趕超世界先進水平需要在商業化分子育種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大規模、高效率的分子育種需要將分子育種理論、技術、平臺和應用等完美地整合在一起。植物改良面臨很多挑戰和機遇。
經分子植物育種大會組織委員會討論,2019分子植物育種大會將于2019年7月2日至4日在吉林長春舉辦。由分子植物育種大會組織委員會與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吉林省農業科學院、長春市中科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吉林省作物學會聯合主辦。大會由28位國際頂尖科學家擔任會議報告人,包括中美兩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特聘專家、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重大項目主持人、跨國種業公司分子育種相關領域的首席科學家等,覆蓋分子育種所有領域,輔之以前沿領域基礎報告、青年科學家論壇、墻報等。本屆會議將成為分子育種家、愛好者和青年學生的一場盛宴。
會議時間:
報到時間:2019年7月2日 9:00-22:00
前沿領域基礎報告:2019年7月2日 18:30-21:30
大會主題報告:2019年7月3日-4日 8:20-18:00
青年科學家論壇:2019年7月3日 19:30-21:30
會議地點:
酒店名稱:五環國際大酒店
酒店地址: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吉林大路與東盛大街交匯處
會議日程:
會議包括前沿領域基礎報告、大會主題報告、青年科學家論壇三部分,內容如下:
1、前沿領域基礎報告(時間:7月2日18:30-21:30 地點:五環國際大酒店五樓)
由權威專家解讀分子植物育種技術(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轉基因和基因編輯)的原理、技術、工具和方法。
徐云碧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CIMMYT-中國
分子標記輔助育種平臺、技術和應用
馬有志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轉基因技術及其育種應用
夏蘭琴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CRISPR/Cas mediated precision gene editing technologies for crop improvement
2、大會主題報告(7月3-4日全天 地點:五環國際大酒店五樓五環廳)
2019年的大會報告以綜合性報告和經典案例為主,共設28個大會報告,涵蓋分子育種新技術和新方法、基因編輯與植物育種、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轉基因與植物育種、表觀遺傳學與植物育種、高光效分子設計育種、無融合生殖與育種應用、基因型表現型鑒定、大數據與植物育種群體、人工智能育種、分子模塊育種的理論與實踐、品種鑒別和品種權保護、大型跨國公司分子育種實踐、國內公司常規和分子育種、多年多點歷史數據和育種應用、開源育種及其決策支撐系統、分子育種經典案例、分子育種進展綜合報告、育種模式探討,每個報告30分鐘,報告人及報告內容如下:
1) 鄧興旺(北京大學)潔田技術與潔田模式:創新、集成和應用
2) 劉耀光(華南農業大學)基因編輯技術在水稻基因功能研究和克服雜種不育的應用
3) 朱健康(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Genome editing for crop breeding: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基因編輯育種的機遇和挑戰)
4) 黃三文(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基因組研究所)優薯計劃——基因組指導下的馬鈴薯再馴化
5) 嚴建兵(華中農業大學)植物單細胞測序進展及其應用
6) 馬正強(南京農業大學)小麥抗赤霉病基因的挖掘與分子標記輔助育種
7) 張天真(浙江大學)植物精準育種:從樹棉到美棉再到世界最大的纖維作物
8) 郝東云(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氮高效利用GM玉米的研發與思考
9) 賴錦盛(中國農業大學)玉米轉基因和分子育種技術
10)劉寶(東北師范大學)表觀遺傳與分子育種
11)朱新廣(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 )高產高光效作物設計育種理論與實踐
12)王克劍(中國水稻研究所)無融合生殖雜交水稻研究
13)吳坤生(通州國際種業)基因型分型之中國“芯”
14)周濟(南京農業大學/Norwich Research Park/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UK)基于人工智能的表型組學及其應用
15)徐云碧(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CIMMYT-中國)大數據和植物遺傳育種群體
16)王向峰(中國農業大學)玉米理想基因型智能設計育種
17)薛勇彪(中國科學院基因組研究所)分子模塊設計育種:進展與前景
18)彭海(江漢大學)多核苷酸多態性(MNP)標記在生物身份鑒定中的應用
19)張興平(先正達-中國)先正達的分子設計育種實踐
20)王義波(聯創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聯創種業的玉米研發與品種布局
21)關義新(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外企流水線育種的多環境測試技術
22)王冰冰(長沙百奧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作物育種數據挖掘與決策支撐平臺及其應用
23)周發松(武漢雙綠源創芯科技研究院)利用水稻基因組技術培育水稻多系品種
24)馮獻忠(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 大豆分子設計育種:挑戰與機遇
25)盧孟柱(中國林業科學院/浙江農林大學)林木分子育種進展
26)徐強(華中農業大學)果樹重要性狀基因挖掘及其育種利用
27)許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蔬菜基因組學與分子育種
28)李平(南通新禾科技有限公司)美國種質資源公司Holden的商業模式及其對我國種業發展的啟示
3、青年科學家論壇(7月3日18:30-21:30 地點:五環國際大酒店五樓五環廳)
谷豐光電將在會議期間設立展臺,歡迎各位專家學者前來交流。谷豐光電致力于植物表型,農業科研,機器視覺系統集成和圖像處理領域,是國內最早,最權威自主研發表型平臺的高校孵化企業,主營業務包含作物籽粒數字化考種機,高通量植物表型平臺,以及作物測試服務和植物表型儀器定制服務,歡迎各界人士前來谷豐光電展臺參觀交流!